阅读文章

您现在的位置:海门视窗>> 新闻中心 区镇动态>>正文内容

打造“四好农村路”长效管理海门样板区
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年03月21日 点击数:

“希望以后我们加强沟通交流,凝聚基层党组织合力,将头桥村打造成海门样板,开辟农路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!”3月3日,海门公路分中心党支部以“3·5”学雷锋活动为契机,结合公路工作实际,与四甲镇头桥村结对开展党建共建活动,共同探讨“四好农村路”长效管理方法,感受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富农、惠农成果。

搭建活动平台,实现优势互补,共同践行为民服务初心。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60周年,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学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。海门公路分中心党支部以此为契机,与四甲镇头桥村党总支结对共建,开展“党建共建学雷锋为民撑起‘暖心伞’”主题活动,通过观看视频、听取报告,深刻学习体会雷锋精神,并为头桥村困难群众送去温暖。此外,还组织党员代表参观了乡村振兴党建馆,一起重温入党誓词,共学党的二十大精神等。为充分发挥公路党支部和党员在促进发展、凝聚人心、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,双方还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书,以实现党支部优势互补,共同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,努力建设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相互促进的党的建设新格局。

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,共管共治,打造农路优美路域环境。道路沿线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既是“面子”也是“里子”。就如何改善农路沿线环境,形成长效管理机制,双方积极沟通探讨。公路党支部表示,将继续推进路域环境专项整治,重点对农村公路一镇一循环路线进行标准化整治,同时为村部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和指导,如召开数字农路App使用推广会,手把手指导乡村公路专管员使用巡路软件,提升巡路效率等。为确保路域环境整治长效管理,头桥村还将聘请更多热心公益的老党员、老干部,对路域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监督,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。“以前道路两边经常有村民种植玉米或油菜,甚至还有将垃圾倒在路边的,既不安全,也不卫生。现在好了,道路两边干干净净、清清爽爽,环境好多了!”谈到路域环境变化时,参与义务护路的头桥村老党员老徐眼睛一亮,话毕,他又低头研究起活动中发放的公路宣传资料。公路部门与村部的紧密合作,进一步优化了农路路域环境和村民生活居住环境,也激活美丽头桥村的内生动力。

走进田间地头,品尝“红颜”美味,共享农路建设富民惠民成果。近年来,海门区坚持以将“四好农村路”作为推进交通转型升级、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和抓手,大力推进道路“白改黑”和循环路线建设。农村公路的飞速发展,打通了乡村活力动脉,“农村公路+产业”项目应运而生。漫步在头桥村的主干道上,成片的草莓棚颇为引入注目,春风中更是飘来草莓的阵阵清香。据头桥村党支部书记、村级路长郁浩东介绍,“这几个大棚内种植的草莓品种都是‘红颜’,这个季节,正是草莓生长、采摘的旺季,前两天还有来自宝岛台湾的旅客来我们这儿采摘了黑草莓。等过一段时间,就是螃蟹丰收的季节了,走在路上,还有机会看到逃出蟹塘出来‘遛弯’的螃蟹。村里道路改造以后,交通状况得以改善,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。”

“党建工作不是‘单打独斗’,党建共建活动必须长期坚持下去,作为公路部门,我们要更加贴近民生,把心放在路上,把路放在心上,畅通乡村振兴的‘毛细血管’,让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乡村,更多群众”,海门公路分中心党支部崔俊英坚定地说,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头桥村的沟通交流,并以头桥村作为试点,构建路域环境共管共治局面,打造“四好农村路”长效管理海门样板区。”


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