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文章

您现在的位置:海门视窗>> 新闻中心 海门新闻>>正文内容

干部敢为,激扬干事创业新豪情
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年03月24日 点击数:

海门弘扬“四敢”精神,持续推进“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”和“营商环境提升年”大会,吹响了全区上下驰而不息强作风、千方百计优环境的响亮号角,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。

连日来,全区机关各部门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,紧扣“干部敢为”这个首位要求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,激扬干事创业的豪情壮志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立足岗位职责,敢作敢为敢担当,真正做到“谋事有办法、遇事有担当、干事有激情、成事有口碑”,奋力推动江海大地尽快展现“一示范四城市”的现实模样。

把牢“敢为”方向

旗帜鲜明讲政治

“推进产业链供需对接,畅通产业微循环;全面提升转贷服务水平;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;建立创新容错机制……”近日,《2023年“万事好通·马上办”海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70条》新鲜出炉。作为全区经济综合职能部门和营商环境建设牵头部门,区发改委主任郁逵表示,全体发改人将牢固树立“成就企业家、厚待投资者、服务纳税人”的理念,持续擦亮“万事好通·马上办”海门营商环境金字招牌。以满足企业需求为“出发点”,切实为企业在增加利润、降低成本、转型升级、破除障碍方面做好“加、减、乘、除”四篇文章,提振企业发展信心。以保障企业利益为“落脚点”,深入实施“万事好通·马上办”70条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,做到好上加好、优无止境。以强化企业培育为“关键点”,实施龙头企业崛起、规上企业追赶、小微企业成长“三大专项行动”,力争全年培育应税销售超10亿元企业25家,净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。

“全局干部职工将把学习贯彻‘四敢’精神与做好当前财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,刀刃向内查问题,能力提升抓工作,服务靠前抓担当。”区财政局局长陈咏梅介绍,全局上下将把心思统一在“想干事”上,把本领体现在“能干事”上,把目标锁定在“干成事”上,全力以赴推动财政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。“敢”字当头,从抓好财政收入、提升支出强度和保护经营主体等方面发力,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。“为”字争先,聚焦提升营商环境,做到出台的政策针对性强、普惠性高,真正推动经济发展。“实”字为要,力求以实干实绩开创发展新局,瞄准提质增效,加强收入分析研判,充分挖掘重点税源,奋力推动海门经济稳进提质。

全区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坚决打赢科技创新攻坚战的目标。区科技局局长黄玮表示,将以“长三角区域性重要创新支点城市”为建设定位,以“敢为、敢闯、敢干、敢首创”的担当精神,推动科技招商体系快构建,推动创新载体平台快建设,推动企业创新梯队快形成,当好改革创新实践的“操盘手”。

建立科技服务体系,加强金融支持,提高成果和技术的供给力度,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“店小二”。据介绍,今年以来,全区已新签约科创项目18个(已注册6个),在手在谈有效项目信息41个,排摸一季度拟申报科创项目58个。排摸拟申报高企178家,南通市高企培育平台完成企业注册627家,企业填报预申报信息611条。技术合同登记目前完成技术输出72个合计7.21亿元,技术吸纳1亿元。

挥洒“敢为”激情

务实担当敢作为

近日,海门拉开年度赴省外高校招聘序幕。“人社系统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,将积极对标‘四敢’重要要求,进一步把‘四敢’植入头脑、融入行动,在破解发展难题、勇于追赶超越中,挑起更重担子、展现更大担当。”区人社局局长冯新说,将聚焦实现更高质量就业,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,全年确保兜底帮扶不少于2800名困难群体就业。聚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,进一步巩固全民参保成果,持续推进个体工商户、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,精准扩大参保覆盖面。聚焦加快人才引育,推进落实人才新政3.0版,不断激活“人才引擎”新动能。聚焦和谐劳动关系构建,全力开展矛盾纠纷源头治理,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,统筹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发展,助力全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。

“围绕公安职务职能,我们将以‘四敢’精神为引领,结合辖区实际,制定派出所‘四防’实战清单,奋力开启2023年公安工作新篇章。”区公安局党委委员、三星派出所所长马世奇说,将依托主题党日、三会一课、红色党建教育资源,鼓励全警迎难而上,主动“敢为”,谋划辖区新发展。紧扣派出所“四防”实战清单,聚焦重点领域,久久为功,驰而不息抓好治安打击整治,健全完善重点地区社会治安整治长效机制,织牢辖区平安网。进一步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查共管,围绕直播环境、消防安全、寄递制度等风险突出问题开展针对性、多轮次隐患排查与宣防引导,为企业“敢干”营造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。

“市场监管部门既是市场秩序维护的执法部门,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部门,帮助企业敢干、会干是市场监管人的责任。作为基层市监干部,要有‘敢’的胸怀、‘为’的担当,用自身的敢为实干去践行‘四敢’精神。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严雪松说,全体市场监管人将牢固树立“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”的争先创优意识,在优化市场准入机制上,多问企业的实际困难,通过部门协调和制度优化,找到工作新思路;在净化公平有序环境上,坚持“包容审慎”的原则,聚焦市场秩序维护和市场主体保护的平衡,实现执法新突破;在深化分类信用监管上,提升抽查效率,研究不进企业多办事的方法,带给企业新感受。

提高“敢为”标准

争先进位走前列

今年以来,区投资服务中心及早谋划制定持续深化“招商引资突破年”实施方案,组建8大重点领域和4个产业链招商攻坚小组,牵头外资、重大制造业、科创项目攻坚,先后参与组织举办海门城市发展推介会、青岛(海门)投资环境说明会,联合举办广东高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春茗会等系列活动。截至目前,共签约重大项目15个,总投资80.41亿元。区投资服务中心主任黄健辉介绍,下阶段,将以更高标准、更实举措全面提升项目招引质效。不断加码信息拓源,突出跨江融合,加密对接频次,持续深入开展“百人千企”和“沪苏攻坚”行动;不断创新招商渠道,大力推动委托招商、资本招商、平台招商、乡贤招商等模式,持续拓展招商“朋友圈”;积极构建工作闭环,突出领导带头,加强项目研判、完善跟踪推进,切实打通项目签约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优良的政务环境有助于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、坚定经营主体发展信心。“作为服务企业的店小二,政务服务队伍更要高标准定位、严要求担当,争当营商环境争先创优的服务标杆。”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潘卫星介绍,该局将紧跟国家、省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“放管服”改革的新部署,纵深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狠抓各项考核指标的提升。纵深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,为企业提供线上统一数字认证和签章服务,减轻企业负担。构建项目建设审批“全生命周期”服务链,推行一表申请、一窗受理、一份材料、一套标准、一同踏勘、一次通办等集成服务模式,实现项目“策划即入库、拿地即开工、建成即使用”。常态化实施“开工一件事集成办”,全面提升项目建设审批效率,确保在今年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争先进位,为海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。

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各科室、大队、中心递交工作责任状,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。“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,是经营主体的生命之氧,我们要用新举措适应新需求,要用新举措破解老问题,要用新举措追求新成效。”区应急管理局局长葛小军介绍,该局将以能力作风建设为重点,优化工作思路,全面激发干部“敢为”的昂扬斗志。杜绝“不敢为、不愿为、不会为”以及“佛系”“微躺平”等问题,努力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。全体应急管理干部将牢记清廉是福、贪欲是祸的道理,勤掸“思想尘”、多思“贪欲害”,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,扎实推进应急管理、安全生产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,全面优化营商环境。


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